`

为别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王永庆卖米有感

阅读更多

      为别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首先来看王永庆卖米的故事,我很敬佩他,他是在汶川大地震时,第一个宣布捐款1亿的华人。

 

 

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为了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竞争,王永庆颇费了一番心思。

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里混杂着米糠、沙粒、小石头等,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王永庆则多了一个心眼,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这一额外的服务深受顾客欢迎。

王永庆卖米多是送米上门,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上门;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

他给顾客送米时,并非送到就算。他先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就这样,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庆最终成为今日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后来,他谈到开米店的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虽然当时谈不上什么管理知识,但是为了服务顾客做好生意,就认为有必要掌握顾客需要,没有想到,由此追求实际需要的一点小小构想,竟能作为起步的基础,逐渐扩充演变成为事业管理的逻辑。”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启发甚至是感动。同样是卖米,为什么王永庆能将生意做到这种境界呢?关键在于他用了心!用心去研究顾客,研究顾客的心理,研究顾客的需要,研究如何去满足顾客的需要。不单纯卖给顾客简单的产品,而是将顾客的需求变成自己的服务项目,与产品一同给予顾客。

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服务的价值。顾客从其他米店也可以买到米,但从王永庆的米店里买米,会感觉自己的所得是超于产品价值的,这超出的价值便是服务。令人感动的服务决不仅仅是微笑能涵盖的,它融合在每一个工作的细节里。如果去衡量的话,衡量的标准便是:你是否在与顾客交往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细心地为顾客的方便与顾客的利益着想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在如今技术高度发展、产品趋同的形势中,一个企业如果想存活并发展,就一定要有超越产品的让顾客愿意为之捧场的理由。只有乐于把方便给予他人,把利益给予他人,把温暖给予他人,把服务给予他人,才能塑造出企业独特的魅力,赢得顾客心。

 

     那么,作为软件开发中的人,你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是否从客户角度来思考问题呢?

 

    作为一个需求人员,你是否能够从客户角度去换位思考,思考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自己写文档,有没有想过读文档的人是怎么读的,比如重点突出,表达清晰。有些小细节,比如行间距是否合适,标题章节是否划分的好,有没有目录,有没有词汇表。复杂的流程有没有用图来表达等等。

 

    作为设计人员,你有没有从开发人员的角度考虑过,有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有没有将设计的重点表达出来,有没有故意美化设计而使设计变得复杂。在做数据库设计时,你是不是惊叹于自己的杰作——一个包含多个对象的大ER模型,你在给团队讲解模型时,不断的移动着方框,寻找你想介绍的元素。那感觉,就是在管子中看豹纹一样,完全失去了对模型的整体感觉。

 

    作为项目经理,分配任务有没有考虑过开发人员的感受,有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有没有把交待的任务说清楚。

 

    作为开发人员,你写代码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可维护性,可理解性,代码最重要是给人读的。以后维护代码的人80%的可能都不是你。复杂算法,公共API和重要的类有没有写过注释。如果你写类库,公共API,有没有想过别人如何使用你的API,是不是够简单,不需要很多知识就可以调用。你是否写过测试来证明你的代码可以工作,是不是写好代码,自己跑也没跑过,就扔给测试人员。我估计EJB2的设计者,就没有这么去思考。

 

    即使是你写博客,论坛回帖,有没有想过读你博客和读你帖子的人。有没有预览过,是否大段大段的放在那里,可能你更在乎的是写的过程,但是别人看到的是你写作的结果。

 

    这一切一切,都是因为责任心,这是成为职业人的素质,也是一个优秀软件开发人员的素质。

 

    就像俞敏洪说的,你有六个苹果,如果全自己吃,只能吃到一种滋味,如果分给别人。别人可能会回报你橘子和香蕉,你就能尝到更多的味道。

 

     处处为别人着想,你就成为社会中的人,你为别人做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为别人着想,促使你思维更全面,工作产品的质量也更高。

 

    不论干什么,只要你一直思考对客户的价值,为客户着想,像王永庆那样,你永远不会吃亏。

 

 

 

5
0
分享到:
评论
6 楼 javacto 2009-04-04  
achun 写道

再说个实际的为客户着想,但是费力不落好的例子:比如论坛中的帖子都有下一页,上一页.大家早都习惯了.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这种结构,可事实上最方便的布局应该是上一页 下一页 1,2,3,4,5(当前也应该在数字的中间位置)因为这样鼠标移动的距离要短一些,而且由于数字是在后面的,上一页 下一页在最前面,不会因为数字位数的变化而影响上一页 下一页的屏幕位置,也就是说如果要点击上一页 或 下一页鼠标只要停在上面根本就不用移动.就可以这样一种点下去.而点击具体的页,移动鼠标这个成本总少不了,因此这种方案是最优鼠标移动成本的.可以降低手的疲劳.可是当我这样设计的时候,用户直接就pass掉这个方案了(我们项目组的人也不认可).那对于这样的用户习惯问题.到底什么才是为用户考虑呢!

应为大家都通用的把数字放到前边,基本上都成习惯了,要把它改过来是比较困难的,不过你提的意见很好啊。。不过向来是 第一个出头的都遭打击的啊。。。
5 楼 ginge 2008-12-10  
有同感。细节会决定成败,而是否肯去做细节的东西就要看一个人是否用心。
4 楼 gurudk 2008-11-27  
achun 写道

再说个实际的为客户着想,但是费力不落好的例子:比如论坛中的帖子都有下一页,上一页.大家早都习惯了.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这种结构,可事实上最方便的布局应该是上一页 下一页 1,2,3,4,5(当前也应该在数字的中间位置)因为这样鼠标移动的距离要短一些,而且由于数字是在后面的,上一页 下一页在最前面,不会因为数字位数的变化而影响上一页 下一页的屏幕位置,也就是说如果要点击上一页 或 下一页鼠标只要停在上面根本就不用移动.就可以这样一种点下去.而点击具体的页,移动鼠标这个成本总少不了,因此这种方案是最优鼠标移动成本的.可以降低手的疲劳.可是当我这样设计的时候,用户直接就pass掉这个方案了(我们项目组的人也不认可).那对于这样的用户习惯问题.到底什么才是为用户考虑呢!


至少你思考并提出了想法,从你的角度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3 楼 gurudk 2008-11-27  
achun 写道

为客户着想很简单.可是团队中,成员之间功力的差异是很大的.水平高的人如果为功力弱的人着想,人家不一定理解和领情.甚至会觉得很无理.因此好人做的要适度,当做好事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时,可以毫无顾忌.如果是针对某个人,要慎重呀!毕竟爱可付出不可收.我现在都不针对的去帮助特定的人了.也不主动的去宣扬我的好方法了.技巧/方法就摆在那里,爱用不用.想爱真的很难!偶这方面吃亏大了.


没错,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推行一些最佳实践,但有些人接受,有些人不接受。
但是在彻底不宣扬和极力宣扬之间,你还是有一个度可以自己把握。我现在有机会还是会去宣扬,就像我写博客一样,我是想去改变某些人的想法。但彻底不宣扬不好,让你少了交流,自闭,不要以为你这方面很牛,别人就全是菜鸟,每个人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相信当好人,领情的总比不领情的多。而且不领情的大部分过段时间,也能想通了,变得领情。
2 楼 achun 2008-11-27  
再说个实际的为客户着想,但是费力不落好的例子:
比如论坛中的帖子都有下一页,上一页.大家早都习惯了.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
这种结构,可事实上最方便的布局应该是
上一页 下一页 1,2,3,4,5
(当前也应该在数字的中间位置)因为这样鼠标移动的距离要短一些,而且由于数字是在后面的,上一页 下一页在最前面,不会因为数字位数的变化而影响上一页 下一页的屏幕位置,也就是说如果要点击上一页 或 下一页
鼠标只要停在上面根本就不用移动.就可以这样一种点下去.而点击具体的页,移动鼠标这个成本总少不了,因此这种方案是最优鼠标移动成本的.可以降低手的疲劳.
可是当我这样设计的时候,
用户直接就pass掉这个方案了(我们项目组的人也不认可).
那对于这样的用户习惯问题.
到底什么才是为用户考虑呢!
1 楼 achun 2008-11-27  
为客户着想很简单.
可是团队中,成员之间功力的差异是很大的.
水平高的人如果为功力弱的人着想,人家不一定理解和领情.甚至会觉得很无理.
因此好人做的要适度,当做好事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时,可以毫无顾忌.
如果是针对某个人,要慎重呀!
毕竟爱可付出不可收.
我现在都不针对的去帮助特定的人了.也不主动的去宣扬我的好方法了.
技巧/方法就摆在那里,爱用不用.
想爱真的很难!偶这方面吃亏大了.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